公司在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旅游資源優勢明顯的區域積極發展“輪軌+齒軌”創新制式的山地軌道交通。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是搶抓我省交通運輸與旅游融臺發展機遇,破解四川山區發展難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交通領域的具體落實,以及助推川西生態示范區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創新舉措。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起于成灌高鐵都江堰站,經虹口、龍池、映秀、耿達、臥龍、鄧生溝、巴郎山至小金縣四姑娘山鎮。線路全長123.18公里,全線新建車站11座,預留車站1座,正線橋隧總長121.142km,占線路長度的98.34%,總投資為215.9億元,建設工期為6年。
該項目定位“脫貧攻堅的典范、民族團結的橋梁、綠色發展的示范”,是我省首個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能帶動小金、汶川、臥龍等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減少公路運輸對臥龍、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影響;能促進對大熊貓世界遺產地等生態敏感區域的環境保護;能促進與民族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助推解決沿線群眾出行難等問題。
九寨溝山地軌道交通項目
項目起于成蘭鐵路川主寺站,經九黃機場、岷江源、九寨天堂、九寨溝景區后止于九寨溝縣城站,全長124公里,設站11座,投資估算約180億元,建設工期5年,最大坡道250%0,作為第二代齒軌轉向架試驗線加快推進,該項目串聯九寨溝景區、黃龍景區、成蘭鐵路、九綿高速、九黃機場,彌補大九寨區域內部交通缺陷,不僅能有效解決游客“最后-公里”問題,還能帶動沿線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竹海石海休閑度假旅游鐵路項目
項目線路起于成貴客專長寧站,經蜀南竹海景區(4A) ,贊王山景區(4A) ,興文石海景區(4A)后止于成貴客專興文站,線路全長88公里,設車站14座(其中3座為預留站),項目總投資約84億元,建設周期3年。項目的建設將大大提高沿線旅游品質、助推三個景區整合打造“5A”,開創交旅融合新模式,作為景區便捷的對外出行通道和一種新型旅游產品,極大推動沿線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完善,從而進一步擴大就業供給、提高沿線居民收入,有效促進沿線居民增收致富。
瓦屋山旅游軌道項目
項目從瓦屋山鎮站引出向西,經高坪、王坪、大壩至金花橋,線路長度17.6公里,設車站3座,分別為瓦屋山鎮站、雅女湖東站、金花橋站,總投資約29億元,該項目助推瓦屋山景區打造5A,實現交通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巴山大峽谷旅游軌道項目
項目起于渝西高鐵樊噲站,經巴山大峽谷景區游客中心,終至大巴山國家地質公園內口,線路全長約16公里,總投資約為24億元。
德陽冰雪小鎮旅游軌道項目
項目起于綿竹市漢旺鎮,向西北經大天池、清平后止于云湖公園,新建線路全長19.6公里,總投資約18億元,采用單線,建設工期2年。